当前位置:学习心得 > 张国庆:重视居民心灵沟通 做社区“贴心人”

张国庆:重视居民心灵沟通 做社区“贴心人”

2018-07-17    来源: 中国社区网

7月12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主办的2018年第七期“全国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在武汉百步亭社区举行结业仪式。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天剑社区张国庆作为学员代表发表培训感言。

153181434451183042.jpg

(张国庆发表学习心得)

大家好,在武汉百步亭的这两天时间里,我们社区工作者听讲、互动、切磋。我想说,两天时间每分每秒都散发着党建引领、一元多核、协同治理、服务居民的味道。

民政部陈越良司长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进行了解读,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

 153181442277424904.jpg

(陈越良进行专题授课) 

百步亭社区王波主任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谱写社区居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为题,给我们送来了社区治理的新理念知识,课程内容相当丰富,切合社区工作实际。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我们也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对此,我有三点感想:

感想一:这是一次精神的提振。从专题授课到访谈教学,再到现场参观教学、体验教学、分组讨论。这让我对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激发居民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受益匪浅。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情况,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社区是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但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诸多,有些问题在社区层面并不能彻底解决,通过聆听大家的分享,我打开了思路,拓展了想法,再一次明确了社区治理的目标,领会了社区治理的内涵,心情为之愉悦,精神为之提振。

153181449087743635.jpg

(访谈教学现场)

感想二:这是一次能力的提升。这次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学习的内容涉及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既有学者专家的理论传授,也有社区负责人和志愿者的实践分享,丰富而精炼,实用而受惠。

授课的老师们,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社区工作者的经验分享,角度新颖,论述精辟,针对性强,易于接受,回味无穷。在访谈教学环节上,百步亭的工作经验,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到了破解的答案。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都荡人心魄,让人启迪。

感想三:这是一次思维的拓展。这次培训班的内容丰富,观念多元,很多授课老师的先进理念直接颠覆了我以往对社区治理的认知。这次培训班既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为我今后开展好社区工作注入了丰富的信息、实用的技巧和超前的思维。

 153181453538248182.jpg

(“婆媳互夸”现场气氛火热)

大家从全国各地齐聚而来,带来实用的经验、创新的做法,也为大家的工作思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拓展,而这正是我最需要的内容。

启发很多,收效很大。我结合前面的三点感受,再谈谈几点工作打算。

一、要精心搭建平台,激发服务活力

1.网格化细分,亮服务底色。充实网格服务力量,开展文明劝导、义务巡逻、矛盾调解、结对帮教等服务。

2.菜单式对接,增服务成色。围绕“共商小区治理难题”上好“政治课”、梳理“金点子”。  

3.差异化融合,彰服务特色。要大力倡导“桌对桌办理+面对面沟通+线对线管理”的服务方式。让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小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营造出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153181459511574760.jpg

(分组讨论会上书记们各抒己见) 

二、要培育骨干力量,凝聚服务合力

1.要汇聚党员力量。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在各网格内分别设立“家庭党校”,“党员学习会”等,以“凝聚党心、服务群众”为主旨,组织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四类党员,通过“讲、议、评、做”,分享学习体会,交流实践经验,培育行家里手。

2.要强化榜样引领。社区要通过开会表彰、微信报道、张贴光荣榜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员、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教育引领身边人,让居民群众学有标杆、行有规范、赶有榜样。

3.要激发群众热情。最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社区党委要提倡“红色楼道大家建”,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现在居民身边;举办“红色歌曲大家唱”,激发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号召“红色经典大家讲”,开展“蜜蜂微宣讲”,用“百姓话”说出“百姓事”,在潜移默化中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根植于群众内心,让居民群众自觉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展示新作为。

三、要对接各类需求,增添服务动力

1、对接居民心灵沟通。以解决问题和困难为突破口,努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三全服务”。社区服务的对象是居民群众,社区不但要重服务,更要会服务。

要通过与居民群众心灵沟通、感情接触、贴近服务和细致关心,做到与居民群众的思想“零距离”沟通、困难“零距离”解决、生活“零距离”帮扶。

2、做好业主的“贴心人”。打造一个真正承担了居民服务的服务力量,以法治牵头、服务引领,沟通业主,化解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


责任编辑:孔峤峤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400-881-5247